3
發(fā)布日期:2024-10-08 17:08 瀏覽次數(shù):
4166am金沙信心之選成芳卉,女,1983年出生,湖南藍山人,2005年大學畢業(yè),2011年參加東安縣教師招聘考試,以第三名的成績,被正式錄取,分配在偏遠的山區(qū)學校金江中心小學。2015年,由于工作的需要,調(diào)到更加偏遠的紫云小學、并任校長。她多次被評為東安縣優(yōu)秀班主任、優(yōu)秀教師,連續(xù)四年受到縣委、縣政府嘉獎。
成芳卉的老家藍山縣竹市鎮(zhèn),距離她在東安任教的學校180公里。她從山里來,又到山里去,在東安的山村小學,一干就是11年。
最先任教的金江中心小學,在金江水庫的山腳下,學生來自方園數(shù)十里的山區(qū),大部分學生上學要過渡橋坐渡船,為了學生的安全,成芳卉早接晚送,雷打不動,成了名副其實的深山“護渡教師”。2015年,成芳卉調(diào)到離東安縣城最偏遠的紫云學校,從東安縣城到紫云中心小學,要坐二個鐘頭的班車,途經(jīng)舜皇山、大坳山區(qū),要轉52個彎,學校與廣西全州縣,湖南新寧縣交界,距離大廟口鎮(zhèn)25公里,山路崎嶇,校舍陳舊破爛,幾個年輕教師曾被嚇哭過。成芳卉憑著對教育事業(yè)的強烈責任感,把自己的愿望和抱負全部傾注到山里孩子的身上,迅速適應了新的工作環(huán)境。2017年8月成芳卉“雙喜臨門”,一是被縣教育局任命為學校校長,二是響應國家號召,生了二胎。當年九月初開學的時間,她顧不上還在月子中的孩子,帶著校長的使命,投入到了學校開學工作中。
近幾年,山區(qū)的年輕家長,外出務工的人員越來越多,留守孩子自然多起來,部分孩子還隨父親到山外學校就讀,學校由原來的60人銳減到現(xiàn)在22人,陸續(xù)分配到紫云學校任教的14位老師都選擇離開紫云學校,唯獨成芳卉吃了秤砣鐵了心,堅守了下來。
工作11年,成芳卉當了9年班主任,即便現(xiàn)在擔任校長,還兼著四年級班主任。家訪、勸學,甚至墊付學費,無論是進金江小學,還是在紫云學校,她把家訪看得很重,山區(qū)的孩子家里都普遍貧困,因此,厭學情緒比較嚴重,成芳卉翻山越嶺,早出晚歸,走遍了兩所學校學生所在地的山山水水,村村寨寨,累出了一身病痛。同事說,成芳卉家訪時雙腳丈量的路程,加起來足以回藍山老家上百次了。
作為外鄉(xiāng)人,最難忍受的還是孤寂,尤其是2019年暑假,年輕教師都已離校,作為一校之長,自然成了護校人。她帶著沒滿兩周歲的孩子,吃住在學校,特別是晚上整個學校就是母子倆。
紫云小學的學生,絕大部分是留守兒童,由于山區(qū)條件差,娶回的年輕媳婦受不了山區(qū)的苦,導致這里單親家庭和孤兒居多。2015年,成芳卉任一年級班主任時,喻婷就是這樣的學生,喻婷爸爸在外打工時和喻婷母親結婚,生下喻婷,后來喻婷父親患癌癥,斷了收入,母親就走了,留下患癌癥的父親與70多歲的爺爺過苦日子,眼看喻婷就要輟學,成芳卉用自己的工資為喻婷交學費,還為她買學習用品,圓了她讀書夢。同時,還把她接到學校,安排她生活,周末,又把她送回家與爺爺、爸爸相聚,讓喻婷很快感受到家的溫暖,后來,在小學畢業(yè)時,喻婷激動地說:“我媽不在身邊,你卻給了媽媽般的愛,我一定要努力讀書,學好知識回報你!”像喻婷這樣的學生,成芳卉不知教了多少,但有一點值得成芳卉高興的是,每年寒暑假,家長連同孩子一起到成芳卉家看望成芳卉母子,還留下了30多張師生團聚的照片。
相傳,紫云就是紫色云端的意思,山高路遠,交通閉塞。沒通路前,學生的教科書,作業(yè)本都要用馬馱,用人挑。自2017年起,山里通了水泥路,4166am金沙也通了水,學校條件好了很多,在成芳卉的努力和爭取下,學校建了新的教學樓,教師也住上了新的宿舍,但終究是全縣最偏遠、最閉塞的山區(qū)學校。
盡管條件有了改善,年輕老師留住的少,特別是老師們出去一次不容易,要動個大念頭,出去又沒有班車,往返兩天才能趕回學校。再加上許多孩子都隨打工的父母外出讀書,留在紫云小學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少,今年學校共有22名學生,包括學前班7人,一年級2人,四年級5人,六年級8人。但是成芳卉說:“只要還有一個學生,我就不會走?!?/p>